在购买多级离心泵之前得首先了解多级离心泵的易损件有哪些,购买矿用耐磨多级泵时最好是同时购买易损件一起比较合适,以防易损件坏了后多级离心泵不能正常工作运行影响生产工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多级离心泵的易损部件主要有以下部件:
一、多级离心泵壳受机械力或热应力的作用易出现裂纹。当多级离心泵在工作中因受汽蚀作用的冲击或在冬季没有放掉泵壳内积水而受冰冻时也易破裂,如损坏较重不能修理时应更换新泵壳。
二、多级离心泵泵轴一般为碳钢件,但由于制造质量、使用或安装等原因也易损坏。泵轴可能出现裂纹、弯曲、轴颈磨损、螺纹损坏等,也可能出现断裂事故。如损坏严重不能修理时,应更换新轴。
三、叶轮是多级离心泵的重要工作部件,为铸铁制成。由于制造质量和使用等原因也易损坏。叶轮可能会出现裂纹,因汽蚀作用表面形成窝眼或穿孔,长期被冲磨使叶片变薄或偏磨,甚至被杂物击碎。有些缺陷可以修复;有些缺陷不能修复,即应更换新叶轮。
四、滑动轴承的轴瓦是铜氏锡合金铸成的,耐磨性很差,是最易磨损和烧坏的易损件之一,轴瓦一般都可以修复,也可更换新件。滚动轴承一般平均使用寿命为5000小时,但安装不当,使用时间长或保养不良,也易磨损或毁坏。滚动轴承除其中的个别零件可以调换新的外,一般均要更换整体件。
五、口环也称减漏或减磨环,它是多级离心泵中最容易磨损的零件之一。磨损后可以修理也可以更换新的。当更换新减漏环时,其内径应按叶轮入口外径来配置。如叶轮进水口外径磨损,可进行车削加工,以消除沟痕和椭圆,然后再配置内径缩小的减漏环,叶轮进水口外径一般可车削三次。
六、填料用久后会变硬而失去弹性,会使矿用耐磨多级泵漏气、漏水,一般应更换新填料。
七、多级离心泵油封是橡胶制品,易磨损和老化,一般都要更换新件。
从上面介绍的情况来看,多级离心泵的易损部件还是相对较多的,在我们的多级离心泵使用中,要注意对这些部件的养护,并要做好这些部件的更换品的备用准备。以保证出现故障时,多级离心泵的整体的正常运转。
水泵长期运行,使零部件磨损,或由于质量低劣、泵型陈旧等原因,导致工程效益衰减、能耗增大、供排水成本提高。因此,对现有水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水泵进出水池效率为泵站扬程与装置扬程之比的百分数。泵站进出水池的水流条件,不仅关系到水泵进出水池效率的高低,而且会影响到泵站效率。进水条件不良,对水泵运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水泵进出水池的效率,改造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提高水泵进出水池的效率措施:
1、设置导流设施
为改善进出水流态,减少水力损失,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导流设施。例如侧向进水前池,可在池中设置导流墩等改善流态。
2、及时清除进水池的污物
进水池的杂草等漂浮物吸入泵体后,会使水泵效率下降,甚至叶片被击碎。设置拦污栅井及时清污,使进水畅通,可提高泵站效率。泵站进水池前一般都设拦污栅,以防止杂草、杂物进入水泵,确保水泵的安全运行。清除水草杂物有人工和机械自动清除两种方法,大中型泵站应采用机械清污,小型泵站一般用人工清污。
拦污栅的形状和尺寸,不仅影响工程投资。且对泵站的能量消耗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大型泵站的拦污栅,大部分是垂直设立在进水流道的进口处。并利用进水流道的隔墩作支承,由此可节省工程投资。但这种结构形式却增加了清污的难度。由于泵站在运行季节,水草杂物特别多,需要人工划着小船在拦污栅附近打捞,工作量特别大。要及时把水草杂物清除干净往往很困难。现行的泵站将拦污栅设在引渠末端的进水池进口处,并做成阶梯式,给清污带来很多方便。如杂物堆积在拦污栅前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堵塞拦污栅而影响水流正常流入水泵。这样,一方面会增大拦污栅的水头损失,降低进水池的效率;另一方面,又会使进水流道内的流速分布不均匀,影响水泵性能。降低水泵效率。所以,拦污栅的形式对泵站的效率和泵站的能耗都有影响。据有关资料介绍,有的拦污栅堆积杂物后,拦污栅前后的水位差达1.0 以上,能量损失相当大。
进水池中的淤泥,会使进水流态发生变化,影响泵的效率。及时清淤,使水流畅通,流态均匀,可提高泵站效率。
3、改造不合理的进出水池形状和尺寸
对已建成的泵站,如前池、进出水池的形状、尺寸设计不当,导致池内发生旋涡、回流等情况。对水泵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多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而建成的侧向进水池,在运行中,前池水流在进水池口门外改变方向,在进水池对面角上产生回流及死水区,隔墩首部也产生局部回流,进水池中水流成为绕水泵顺(逆)时针旋转流动,在任何部位流速分布无法均匀。在前池低水位运行时,进水池中还会出现时隐时现的表面漩涡。前池中流态还随开机台数的增加而恶化。开机台数也随抽引流量多少对水泵运行工况有影响。当各台水泵单独运行前,位于前池首端水泵的装置效率比末端的要高,随着开机台数的增加,各台水泵的效率都下降,首端水泵下降幅度大,末端水泵下降幅度小。这时可通过增设导流墙和设底坎来消除不良影响。一般底坎高度以0.3 至0.375 为佳( 为前池水深)。对于正向进水前池如扩散角过大,可延长前池长度或将前池改为折线形、曲线形。如进水池设计不合理,在进水口周围产生环流、进气漩涡或涡带,可采取消除漩涡的措施。消除水面漩涡可加盖板或盖箱:消除附底波涡可在池底设导水锥;消除附壁漩涡可在进水口至后墙间设隔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