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根据故障发生的规律以及泵的结构特点,我们认为造成电机轴瓦推力面烧损的原因是由于泵转子运行时巨大的轴向推力瞬时作用于电机轴瓦推力面上。而轴向力是由弹性胶圈联轴器传递的。下面对此观点进行具体分析。
泵转子轴向力平衡装置如图1,在泵启动时,由于平衡室尚未建立起压力,平衡盘不起作用,止推盘临时起轴向力平衡作用,当平衡室建立起压力后,止推盘只起到辅助作用,止推盘与辅推面之间的间隙为2mm,辅推面起到泵停运时限制转子的最大负轴向位移作用,最大位移值为2mm。
图1 平衡盘、推力盘结构图
当泵在停运后的惰走过程中,转子在平衡室的余压及泵中流体向前的流动惯性作用下,泵转子向高压端窜动,推力盘紧贴辅推瓦而停下,而由于惰走中联轴器传递力矩小,泵和电机两对轮之间通过胶圈摩擦力能传递轴向力小,电机转子将基本在运行中的轴向位置停下,这样,每次停泵后,电机转子和泵转子都会在轴向拉开距离约2mm。
图2 弹性胶圈联轴器
而泵再次启动时,由于启动扭矩很大,两半对轮间的摩擦力很大,泵转子在平衡盘向平衡板靠近时向低压端窜动,将推动电机转子向远离泵方向移动。这样经过多次启停重复后,两对轮的距离S(见图2)逐渐增大,直到出现启动前电机转子已停靠在轴向极限位置,即电机轴止推盘已贴住电机轴瓦止推面了(见图3)。而假如在这种情况下启动给水泵,平衡盘及推力盘还未起作用前,泵转子的轴向力将通过联轴器传给电机转子,从而引起电机瓦推力面烧毁。
很多用户不知道自吸泵和离心泵有什么区别,其实自吸泵也是属于离心泵种类的一种,只是自吸泵泵体高度较高具有一定储水能力,不需要在吸水管安装底阀第一次灌水之后就能把水吸上来的一种离心泵类产品,所以也可以把自吸泵称为离心泵按照功能上也可以称为自吸离心泵。
离心泵
一、自吸泵和离心泵的区别
1、主要是自吸泵进口管道不需要安装底阀第一次灌满引水后就能把水吸上来,以后不需要再加引水,泵体比离心泵大,很多自身带有储水功能,具有一次引水终身自吸的功能,而离心泵是起到增压的作用,液位必须比泵高,要能流到泵体里面来才能启动,如果液位比离心泵低只能在进口管道吸入口安装底阀把泵和管道里面灌满液体才能达到自吸的功能,或者在进口安装引水筒,如泵长时间不工作的离心泵,在第二次启动时进口管道和泵体里面的水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又得再灌一次引水,操作上比较麻烦,因为长时间不用的离心泵进口底阀密封不能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液体会慢慢漏回水池,所以在需要自吸功能的工况,自吸泵比离心泵效果更好。
2、自吸离心泵均采用轴向回液的泵体结构。离心泵体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离心泵正常启动后,叶轮将吸入室所存的液体及吸入管内中的空气一起吸入,并在叶轮内得以完全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夹带这气体向涡卷室外缘流动,在叶轮的外缘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白色泡沫带及高速旋转液环。气液混合体通过扩散管进入气体分离室。此时,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较轻的气体从混合液体中被分离出来,气体通过泵体吐出口继续上升排出。脱气后的液体回到储液室,并由回流孔再次进入叶轮,与叶轮内部从吸入管道中吸入的气体再次混合,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又流向叶轮外缘。
随着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吸入管道中的空气不断减少,直到吸尽空气,自吸泵便完成了自吸过程,离心泵便投入正常作业。因为该离心泵具有这种独特的排气能力,所以此自吸泵能输送含有气体的液体,无需安装底阀,使用在游轮上时具有良好的扫舱功能。
